瑶海区各街道乡镇情况介绍

瑶海区各街道乡镇情况介绍

1、明光路街道 明光路街道地处瑶海区西部,毗邻南淝河,是瑶海与包河、庐阳三区交汇之地,古有坝上街商贾汇聚,今为区委、区政府所在地。街道前身是东市区公社明光路分社,成立于1960年,因明光路贯穿辖区南北而得名,辖区范围东至东一环、西至滁州路、南临南一环、北抵长江东路,面积1.1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2.6万人。下辖金大塘、全椒路、填海巷3个社区。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明光路街道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增进民生福祉,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营造优美人居环境,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让老城区焕发出新活力。至2023年,街道先后荣获安徽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合肥市第二批“五社联动”示范点、国家级退役士兵服务站、合肥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合肥市优秀街道志愿服务联合会、合肥市2022年度无偿献血突出贡献街道、合肥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省级健康社区等荣誉。

2、胜利路街道 胜利路街道地处瑶海区西端,南侧与明光路街道交界,东侧接壤三里街街道和长淮街道,北与嘉山路街道、庐阳区双岗街道相邻,下辖5个社居委,分别为戴安桥、红旗、建设、濉溪东路、凤凰桥。区域面积约1.6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5万人,流动人口约5000人,街属党员1738名,下设各级党组织97个。辖区交通便利、商业云集、教育资源丰富,这里既是瑶海区的西大门,又是合肥轨道交通1、2号线的交通枢纽,有胜利路、明光路、长江东路等5条主干道、6个地铁出入口;有占地360余亩的“恒大中央广场”和以“古井假日酒店”为龙头的“大东门商圈”;有侨康幼儿园、合铁家园幼儿园等5所幼儿园和三十八中北校区、滁州路小学等7所中小学。区域内配套设施完善,营商和人居环境较为优越。

3、三里街街道 三里街街道位于合肥市瑶海区中北部,东起铜陵路,西至长江东路立交桥,南到长江东大街,北与长淮街道交界,辖区面积约2.5平方公里,辖铁路一村、凤阳一村、三里三村、临淮路、天长路5个社区,总人口6.5万人,其中常住人口5.5万人,流动人口1万人。街道党工委下辖86个党组织,其中非公企业党组织19个,党员2225人。街道办公地点位于凤阳东路泰安大厦,联系电话0551—64212158。

近年来,三里街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以党建工作为统领,围绕“融入一环经济圈,打造党建风景线,共建和谐美丽三里街”的目标,突出真心为民、服务群众这一根本, 大力实施“一居一品”党建精品工程战略,切实在群众“最盼”上赢民心,在群众“最急”上见真情,在群众“最需”上办实事。街道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全国百佳学习型单位”“全国文化先进单位”“全国标兵人民调解委员会”“全国流动人口子女示范家长学校”“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安徽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安徽省社区党建示范街道”“安徽省敬老文明号”“安徽省文明社区”等国家级、省级称号。

4、铜陵路街道 铜陵路街道办事处地处瑶海区东部,是合肥市的东大门,东起当涂路西,与七里站街道相邻,西至铜陵路东,与三里街街道交界,南至淮南铁路北,与和平路街道接壤,北与方庙街道毗邻。辖区面积约2.4平方公里。下辖铜陵新村、五里井、合浦北村、泗州路、花冲等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拥有铜陵新村、五里井小区、当涂小区、天都小区、快达小康苑、花溪新村等50余个居民小区,拥有常住人口18179户45646人。

近年来,铜陵路街道紧扣全区“打造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示范区、老城区更新改造示范区,早日成为高质量发展'千亿’”发展战略,加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推进城市更新,持续完善基层服务与管理各项机制,努力夯实基础改善民生,上下齐心,振奋精神,克服困难,真抓实干。先后启动实施了花冲跃进、马小郢、铜南小高炉、长江东路、合浦北村、车桥厂、电机厂等一批征迁项目,征迁总面积40万方左右。完成了花冲公园升级改造、东菜市标准化改造等一批民生工程。街道先后被评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安保市信访维稳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先进集体、合肥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成绩突出集体、合肥市防震减灾示范乡镇(街道)、合肥市节水型单位等荣誉称号。

5、七里站街道 七里站街道位于合肥市瑶海区中心地带,辖区东西向长江东路、新安江路(长江东大街)、凤阳东路和南北向当涂路、采石路(上海路)、和县路、郎溪路等三横四纵主干道以及廿埠河穿境而过,轨道交通2号线、4号线于东七里站站点交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辖区面积约2.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5.4万人,下辖东七、春华、学苑、恒通、新安5个社区。辖区有省级事业单位1家、中小学4所、规模以上企业49家,商办楼宇2个(闽商国贸、万博汇),商住楼宇2个(柏庄金座、春天城市广场),商业广场2个(东方摩域、新邻里合作中心)、国家3A级旅游景区1个(长江180艺术街区)。

近年来,街道各项工作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一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取得较大成效,省市主要领导调研恒通社区养老服务、基层治理工作,恒通社区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三位一体”规范化工作在全区推广。二是城市更新“拆建安管”一体化推动,3年多来启动并完成了约19万平方的征迁任务,安置25万平方回迁房,1300余户居民乔迁新居。三是信访维稳工作取得较大突破,化解了国家信访督办件等多个信访积案,荣获2022年合肥市社会发展贡献奖先进集体,系2023年全区唯一无赴省访、进京访的街道。四是社会事业发展亮点频出,荣获了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安徽省科普示范社区、安徽省“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示范社区、合肥市百强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合肥市档案工作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市级试点单位多项荣誉。

6、红光街道 红光街道位于瑶海区东南部,东与大兴镇接壤,西衔当涂路,南近南淝河,北依新安江路,2010年12月经过区划调整,原钢红、钢南两个社居委整建制划归大兴镇管理。目前,辖区面积2.9平方公里,下辖有枞阳路、钢北新村、土山南路3个社区。全街拥有居民生活小区31个,常住居民3.3万人。2022年街道先后获得安徽省先进集体、合肥市征兵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红光街道以习近平总书记统一战线重要思想与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市统战工作会议精神要求,贯彻落实《区委〈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实施办法》,以增进交流、促进团结、凝聚人心为目标,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充分调动全街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国家试点、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建言献策、同心奋力,探索出一条适合红光经济社会发展的“1234”基层统战工作法。即构建一个统战组织框架,并在框架内整合队伍、完备台账、明确责任;形成两个统战服务机制,街道服务统战对象有机制,统战对象服务街道社会经济发展有机制;巩固三个统战基层阵地,通过团结爱国的凝聚,服务于街道经济建设,最终落脚于百姓社会民生;打造四个统战实践平台,让商会、同心会、社会服务工作站、专家工作站,有内容、有实效,同时发挥辖区统战对象名人效应,重点打造黄海爱国同心会、春英社会服务工作站。通过统战工作示范点建设,广泛联系和团结了统战对象,进一步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激发了社会各界参与东部新中心建设热情,实现了服务大局发展目标,达到了有办公设施、有制度牌子、有基础台账、有推进载体、有骨干队伍、有活动场所、有宣传阵地、有经费保障、有组织网络、有工作实效的“十有”目标。

7、和平路街道 和平路街道地处瑶海区中西部,区划范围东至当涂路,西至东一环路,北至淮南铁路专用线,南至合裕路。区域面积约2.3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7.8万人,辖繁昌路、华业、荻港路、绿苑、当涂路、茂林路6个社区。辖区交通四通八达,主干道有当涂路、和平路、铜陵路及铜陵路高架、大通路、合裕路等。街域内有宝业城市绿苑、华源国际城、和平家园等住宅小区66个,驻地单位主要包括中建四局六公司、安徽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合肥公交集团,合肥施凯公交天然气有限公司、合肥热电集团安能分公司,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合肥市第三十八、四十一中学,育英中学,和平小学,大通路小学,和平小学东校等二十多家企事业单位。

近年来,和平路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 ,着力完善“零距离”服务体系,以惠及民生、提升居民幸福指数为目标,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主观能动性,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街居先后获得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标兵”“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安徽省文明单位”“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安徽省理论宣讲示范基地”“安徽省卫生先进单位”“合肥市依法行政工作先进集体”“合肥市基层为民服务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合肥市零发案社区”等多项市级以上荣誉。

2016年4月,根据市、区关于街居行政管辖范围调整有关要求,原和平路街道与大通路街道整建制合并,新成立和平路街道,和平路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街道、社区全体干部职工将继续围绕“建设一流街道、打造一流社区”的工作目标,奋力拼搏、锐意进取,努力打造出一个现代化的幸福和谐新街居。

8、城东街道 城东街道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东南部,南临南淝河、北倚裕溪路,西至南一环,东接大兴镇(郎溪路),面积约3.82平方公里。街道下辖柳荫塘、唐桥、隆岗村3个村改居社区和合裕路1个城市社区,1个红旗产业园,1个物联网科技产业园,常住人口约5万人,流动人口约1.05万人。

城东街道前身是合肥市红旗公社,成立于1971年,1983年撤社建乡改为城东乡,是合肥地区及安徽省发展乡镇企业较早、较好乡镇之一,1994年被授予“小康第一乡”称号。2004年经省民政厅批准,撤乡建街,成立合肥市瑶海区城东街道办事处。

文化底蕴深厚。城东街道是合肥地区乃至安徽省发展乡镇企业较早、较好的乡镇之一,涌现出隆岗村等一批全省有名的乡镇企业发展先进村,是全省第一家乡镇企业产值超过亿元的乡镇,曾享有“安徽第一乡”的美誉。

交通方便快捷。在全市“大建设”浪潮中,内通外联的现代路网体系全面建成。裕溪路高架桥、滨河路由西向东平行穿街而过,铜陵路高架桥、当涂路、宋斗湾路、幸福路、上海路等道路纵向联通。合肥火车站、汽车站、高速出入口近在咫尺,南淝河水运通道通江达海。

产业集聚加速。依托安徽红旗产业园和城中村改造项目,近年来一批企业入驻辖区,一批专业市场落户城东,逐步形成红旗建材大市场、第六空间家居大都会、圣大国际等专业市场集聚区和民营企业集中区。合肥物联网科技产业园(核心启动区)落户城东,安徽鑫中泰智能家居、安徽洲峰电子物联网项目、新开普公司智能终端生产线及物联网研发中心项目等一批高科技企业陆续入驻。

近年来,街道紧扣“项目建设”这个转型发展生命线,充分把握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和瑶海区被列入全国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区两大机遇。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社会事业协调进步。树立起“合欢E家”、“民生党建”、“红色引擎”、“廉诚助企”、“党建同心圆”等一系列民生品牌和党建品牌。近几年,相继获得“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安徽省第二批城乡社区协商示范点”“安徽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城市生活e站省级示范单位”“家庭发展‘十百千’工程省级示范单位”“合肥市2014-2016先进集体”“合肥市民防进社区示范点建设达标社区”“合肥市第三批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合肥市社区教育示范街道”、“合肥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合肥市综治工作先进单位”、“合肥市争创充分就业社区先进单位”、“合肥市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先进单位”、“合肥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单位”、“合肥市卫生先进单位”、“合肥市双拥合格单位”、“ 合肥市全民健身先进单位”等多项市级以上荣誉。

9、长淮街道 长淮街道设立于1993年,2010年10月从新站区划归瑶海区,位于合肥市瑶海区西北部,经2016年4月瑶海区内部行政区划调整后,东至铜陵北路,与方庙街道接壤;西至新蚌埠路,与嘉山路街道相邻;南与胜利路街道、三里街街道接壤;北至火车站站后铁路线。2019年6月经部门职能改革,内设党政办、党群工作部、平安建设部、发展服务部、城市管理部、社会事务部、城市建设部,以及“党群服务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综治)中心”两个服务中心。2024年8月,经社区优化调整,辖长淮、胜利、临泉路、火车站、元一、站前路6个社区,面积3.51平方公里,82个居民小区,总人口约10万人。

近年来,长淮街道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不断提升“一改两为”能力,全面推进“三大行动”,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先后荣获首批“合肥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示范街道”、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市信访维稳实绩突出集体、“安徽省卫生先进单位”“安徽省健康促进机关”、安徽省“小个专”党建工作示范街(区)以及2022年“纺织之光”纺织服装流通创新成果“平台服务”创新奖、2023年智慧社区建设试点(街道级)、安徽省侨联星级“侨胞之家”、合肥市2023年度无偿献血突出贡献街道、2023 年合肥市“敬老月”活动先进单位、合肥市瑶海区2023年度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2023年度全区统战系统“双招双引”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推动“中国服装商贸名城”“中国纺织服装流通大奖--转型升级特别创新奖”大奖花落瑶海。

今后,长淮街道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按照“三大行动”制定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确保各项任务按照节点顺利推进。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为打造“五大瑶海”、实现“双示范、千亿区”的目标做贡献、建新功。

10、方庙街道 街道成立于2001年10月,地处瑶海区北部,辖区总面积4.45平方公里,目前辖区总人口9.6579万人。街道党工委下辖5个社区党委、1个社区党总支、86个党支部,党员人数1500余人。

街道现设党政办公室、党群工作部、城市管理部、社会事务部、社区建设部、平安建设部、发展服务部,街道设立党群服务中心(社区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综治中心)2个所属事业机构。

街道现辖6个社区,其中汪塘、站塘(2个村改居)、万绿园、香格里拉、清河、香江佳元4个城市社区;辖区主要产业有现代商贸业、房地产建筑业、物流业等,其中知名企业有:瑶海万达、安徽大市场、安徽国际汽车城、合肥汽摩配市场、迅捷物流公司、瑶海家具世界等。

11、嘉山路街道 嘉山路街道因瑶海区行政管辖权调整,成立于2016年5月。地处北一环与北二环之间,因辖区内嘉山路而得以命名,下辖七里塘、三角线、板桥、凤台路社区四个社居委(七里塘和板桥为村改居),辖区面积约2.54平方公里,总人口约8万人。

街道成立伊始即积极谋划推进“一轴、两廊、三片区”的发展格局。“一轴”,即淮南路,“两廊”,即西翼板桥河,提升沿河景观,打造沿河生态亲水走廊;东翼合蚌铁路线,预留建设铁路两侧50米绿化廊道,打造生态绿色走廊。“三片区”,即西部生活区,南部产业区,东部综合改造区。在西部生活区,主要是加强综合治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在南部产业区,着眼于蓝光时代红街特色街区、大众时代之光商业综合体、发展时尚餐饮、休闲娱乐、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东部综合改造区,即龚大塘鸭林冲片区综合改造片区。

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关心下,在区直部门的指导帮助下,街道先后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安徽省卫生先进单位、合肥市卫生先进单位、合肥市防震减灾示范街道、合肥市平安街道、合肥市打击传销先进集体、瑶海区征兵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12、大兴镇 大兴镇位于瑶海区东南部,东与肥东县撮镇接壤,南连南淝河与包河区相望,西与城东街道、红光街道相邻,北与七里站街道、龙岗开发区相交,地理位置优越。镇域面积15.6平方公里,东西跨度约5千米,南北跨度约4千米。现下辖兴集、双圩、东岗、钟油坊、四岗、漕冲、伏龙、新海家园、兴漕9个社居委,辖区常住人口约7.51万人。

大兴镇历史悠久,隋末唐初即是周边贸易交易场所;大兴镇人杰地灵,以“一里三公墓”(宋朝包孝肃公包拯墓、明朝蔡文毅公蔡悉墓、清朝李文忠公李鸿章墓)成为我区独特人文景观。镇内交通便捷,裕溪路高架、长江东路、和平东路、郎溪路、广德路、南淝河穿镇而过,物流业服务业发达,镇内有中国(合肥)农产品国际物流园、中石油大兴油库、中海油大兴物流基地、保利东郡城市综合体等。2021年荣获“合肥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先进集体”、“大拆违工作表现突出集体”、“2021年度合肥市无烟党政机关”、“2021年合肥市敬老月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13、龙岗综合经济开发区 龙岗街道筹备组位于合肥市东大门,辖区面积22平方公里,下辖10个社区, 常住人口30万。地理位置优越,基础配套设施完善,是瑶海区打造全国老工业区转型发展示范区的三大板块之一,是合肥融入长三角的桥头堡,是安徽省实施东向战略的最佳融入区。

1992年元月,经合肥市政府批准,设立“合肥龙岗工业区”。2001年10月,经省政府批准,合肥龙岗开发区晋升为省级开发区,更名为“合肥龙岗综合经济开发区”。2009年11月1日,龙岗开发区划归瑶海区管辖,2010年10月,原瑶海工业园区的3个社区划归龙岗开发区。2024年3月28日,经瑶海区委研究决定成立龙岗街道筹备组。

龙岗街道筹备组临肥东经济开发区,南临合肥东部新中心,西临合肥老城区,北临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路网体系完善,对外交通便捷,已建成道路100多公里,轨道2号线横贯东西、9号线将贯穿南北,郎溪路、龙岗路、大众路直达省政务中心,开发区内已形成以新安江路、长江东路、临泉路、郎溪路、龙岗路、大众路为骨架的“三横三纵”主路网体系,合肥十中、38中等优质教育资源丰富,市妇女儿童中心即将投入使用,龙湖天街等市场运营良好,为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 龙岗街道筹备组抢抓老工业区转型发展示范区和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的双重机遇,紧抓长三角、中四角、合肥都市圈等广阔空间平台,精准发力、招大引强,扎实推动新一代产业布局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明确“四二三”产业发展定位,依托信息技术、金融商贸服务、建筑产业(总部经济)、大健康产业(医疗制造、社会养老)等四大主导产业,长江东路和临泉东路两条高端总部经济带,都市科技产业圈、龙湖天街商务圈、大彭新型产业圈等三个产业圈为载体,加速融入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发展,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力求“早建设、早达产、早收益”。宏志建设集团总部项目预计年底入驻启用,长三角数字园安徽省药品MAH转化中心项目已集聚优质生物医药企业26家,禾丰科技新材料及智能装备制造低碳产业园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下一步,龙岗街道筹备组将紧紧围绕“产业立区主阵地、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发展定位,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强力推进产业转型、城市更新、环境提升“三大行动”,全面建设红色、活力、平安、美丽、幸福“五大龙岗”,为瑶海打造“双示范、千亿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1页]

🎎 相关推荐

这里有一份抓娃娃秘籍!终于知道为什么总夹不住了
🎯 365外围app下载

这里有一份抓娃娃秘籍!终于知道为什么总夹不住了

📅 07-16 👀 5440
qq怎么换聊天背景图片
🎯 5443655

qq怎么换聊天背景图片

📅 07-31 👀 2562
电脑上怎么打印文件 电脑打印文件的操作方法【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