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由中国铁建铁四院总体设计的全国首条悬挂式单轨商业运营线——光谷空轨一期工程开通运营,这也是我国首条开通运营的空轨线路。空轨即悬挂式单轨列车,是一种新型中低运量、生态环保、绿色低碳的城市轨道交通制式。
国内首列商用空轨列车有哪些“黑科技”?一起来体验一下吧!
全自动运行
无人驾驶技术
该工程信号系统按照全自动运行GOA3等级设计,列车智能化程度高,实现智能感知、智能行车,车辆启动、停车、出库、入库、开关门及正线运行等均实现了全过程自动控制,无需人工操作便可载客运行,司乘人员只需随车应对突发情况,真正实现了无人驾驶。相对于传统列控方式,其可以增加10%运能和节约15%-20%能耗。
超融合大数据平台技术
项目采用基于TD-LTE技术承载多业务传输平台,组成A/B双网进行车地无线通信,双网冗余。此技术具有传输带宽高、高速移动接入性能强、抗干扰能力强、可扩展性好等特点,可更好做好空轨运行过程中的数据传输,强力做好安全保障。
多元化出行智慧
安检技术
该工程利用人脸识别、分级安检、无感支付等多制式,提高售检票、安检、乘车智能化水平,实现人脸、二维码等多元化融合过闸,提高效率和服务品质,构建“智慧出行”,有效简化安检程序,节省旅客出行时间,让旅客更好地观赏光谷的秀丽风景。
绿色生态节能技术
该车体采用空气弹簧等类高铁多项减振技术,提高空轨车辆的平稳性和舒适性。列车采用高效节能永磁电机牵引技术,有效降低了整车重量,减少了列车牵引能耗;采用车体轻量化技术,应用高拼压性能的轻量化铝合金材料及轻量化隔音隔热材料;同时,供电采用飞轮储能技术,可实现列车制动能量回收及利用,从而整体上实现绿色环保生态节能。
车辆动力学桥梁工程学
等多学科车桥耦合技术
通过车桥耦合技术评价桥梁的动力特性和列车走行动力学性能,为桥梁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对乘客乘坐体验及桥梁结构安全进行评估,进一步提高桥梁动力性能和行驶车辆的舒适性、安全性。
全过程应用建筑
信息模型技术
在各个阶段使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将工程三维模型可视化,为管线改迁、方案定位、方案比选、空间构造、多专业之间的配合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值得一提的是,施工过程中,建设团队创新运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红外3D扫描测量技术,模拟现场施工过程,完美解决了现场场地狭小、高空安装精度控制困难等问题。
与传统交通方式不同,空轨列车车体悬挂于轨道梁下方凌空“飞行”,被称为“空中列车”,极具科幻感。利用“凌空”行驶的特点,车厢地板设置了透明式的观景窗,搭配两侧大开度车窗,列车拥有270°立体式观景功能,为乘客带来“人在空中游”的全新乘车体验。
原标题:《【山东科协每日科普】光谷空轨正式商用,带你体验国内首条悬挂式空轨的科技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