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松江人最熟悉的袜子弄里,建于民国时期的杨氏宅目前正进行修缮。修缮遵循保留真实性的原则,中山街道联合上海交通大学设计研究总院,尽可能还原历史纹理,以匠心修复,延长建筑的“生命”。
搭建脚手架中
杨氏宅位于袜子弄26号,于2011年被列为文物保护点,是典型的民国时期松江宅第建筑,有一定的建筑研究参考价值。宅楼三开间,南北为天井。既保留了传统民居的建筑布局,又融合了民国时期的装饰风格。杨氏宅是袜子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袜子弄一起见证着历史向前发展。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说是修缮,难的便是分割出近年来现代化的居住痕迹,比如白瓷砖、红砖等。为此,修缮团队一边拆除不合规的建筑,一边从全国各地搜集旧瓦旧砖,谨慎对比分析,用于老宅修缮,希望做到修旧如旧,保留主体特色,还原历史面貌。
效果图
近年来,袜子弄亮灯、通波塘环境改造提升工程、格拉曼园区成“袜子新弄”新项目、杨氏宅修缮,松江人记忆里的袜子弄正在蜕变。
据了解,以袜子弄为起点,中山街道将着重打造人文中山新风景。袜子弄、环城路和邱家湾,从地域上“描摹”府城,串联起现有的云间第一楼、方塔园、唐经幢(中山小学)等文化符号,新建北门、全新文创园区等地标。
原标题:《“老”有米道!袜子弄里的这幢民国时期松江宅第,更新ing→》
阅读原文